第444章 全能型打者  (第2/6页)
据会高不少。被认为是有长打能力的强打球员,一般长打率在0.600以上。    截止刚才的第3打席,西野哲的长打率在0.750左右。    尽管个人秋大会的第1支本垒打还没有出现,但没有任何对手会否认他的长打能力。    可是路人之中,还是有人心存疑惑,觉得打过本垒打的人一场比赛没有本垒打就很矛盾。    “他打击这么好,打出本垒打应该没有问题吧?”    打者打击能力与成绩怎么理解,一直是上世纪棒球游戏设计师无法解决的问题。    按照算法逻辑,各项数据拉满的职棒打者,打低级别的比赛,没有1个打席1支本垒打都说不过去。    毕竟强投的球都打出去了,弱投的球那不是想轰就轰。    但现实情况却是,一位单赛季30轰的职棒强打,赛季里挨的三振多达100次,凡打出局就更多了。    如果游戏设计成对比能力值出打席结果,本垒打估计就停不下来,一场5、6轰不在话下,玩家很快就会腻味。    可要是加入随机状态,玩家又会叫着喊着“系统局”,自己的角色能力被故意削弱。    这个两难的问题,直到索尼游戏设计师与一位日本职棒资深捕手交谈过,才得到解决。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