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55章 阿礼国出任驻穗领事  (第1/6页)
    英国驻沪领事馆最早在上海县城内。    上海开埠之初,清廷执行“华夷分居”政策,要求洋人住在城外,与华人分开。时任上海道台便要求英国领事在城外居住,不得在城内建设公馆。    首任英国领事巴富尔坚持要在城内办公,上海道台只得妥协。    但上海在开埠前只是一座小城池,方圆仅有二里。英国人在上海城内深感不便,上海道台亦生怕英国人寻衅滋事。双方一拍即合,决定在城外设立租界,供洋人居住,华人不得入内。    这便是租界的由来。可以说,租界的形成不唯是洋人作崇,背后亦有昏聩无能的地方官员在推波助澜。    辩证地看,租界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,为中国近代化启蒙提供了必要的土壤。但凡有新事物,往往率先在租界诞生。日后革命党开展革命活动,亦往往需要租界的庇护。    英国驻沪领事馆位于英租界东翼,靠近黄浦江,即今之上海外滩。建筑整体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,屋外有花园绿地。    此时的上海租界,已经兴起了炒地皮的风气。外滩地靠黄浦江,寸土寸金。英国领事馆占据外滩黄金地带,又拥有大片花园绿地,无疑对外传递出财大气粗、实力雄厚的信号。    阿礼国请文翰进入领事馆会客室,印度仆人奉上红茶。精致的陶瓷茶杯,银制调羹,散发着香甜味的红茶,令文翰不由得想起了伦敦。    他尝了一口红茶,觉得香甜可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